文理新闻
首页 >> 文理新闻
发掘历史 服务地方 ——北京联合大学南阳考古遗产与文化普惠系列活动观感

发布日期:2018-06-20 访问次数: 字号:[ ] 信息来源: 历史文博系

6月9日是2018年的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每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许多文博单位,包括博物馆、研究所以及相关高校等,都会举办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普及宣传活动。几年下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获得了丰富的活动经验。

 ▲ 参加活动的师生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得以到河南南阳方城、社旗两县,亲眼目睹由南阳市文物局、方城县人民政府、社旗县人民政府、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吾乡吾民:南阳考古遗产与文化普惠系列活动”。这是高校基于地方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工作,依托在当地建立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以服务当地公众为目的的公众考古活动。

参观讲座 品味文化

在活动开幕式上,记者看到了参加此次活动的主体——来自方城县一高的百余名中学生,他们统一穿着此次活动的文化衫。听说这些学生品学兼优,但很多家境贫困,是特意遴选出来参加此次活动的。

活动的第一项是参观县博物馆。他们东走西望,有观摩,也有议论。虽不甚懂,但看着自己家乡出土的文物,年轻人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

参观完博物馆,学生们来到会议厅,那里有南阳市文物局局长赫玉建关于南阳考古发现的讲座。赫玉建是南阳的老考古人,曾任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对本乡的考古历程和发现了如指掌。他从西峡的恐龙蛋化石一直讲到明清古宅,又特别提到从南阳走出来的中国考古学的大家徐旭生、郭宝钧和董作宾,是南阳人民的骄傲。

“欢迎参观”——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公众

结束了讲座,学生们坐车来到了位于社旗县的毛堂遗址,这里是北京联合大学bet365体育娱乐历史文博系首个本科生大规模田野考古实习基地。只见遗址周围已经被围墙圈了起来,进入工地大门,发掘工作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有意思的是,在工地大门内,记者看到了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考古工地、欢迎参观”八个大字,并在下面注明了工地对外开放的时间。记者也去过一些考古工地,虽然有些工地也适时对外开放。但见惯了“考古工地,闲人免进”的告示,像这样直接表明对外开放态度的,还不多见。北京联合大学历史文博系教师黄可佳表示,毛堂遗址是历经仰韶、屈家岭至石家河文化时期南阳盆地的一处中心聚落,是在当地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发现的。为了保护遗址,并作为联大田野考古实习基地,地方政府特地在遗址周围加盖围墙。但修建围墙的目的只是为了方便管理,并不是要将周边民众拒之门外,工地大门始终对当地民众敞开。去年学生实习期间,前来参观的民众络绎不绝。

 

▲ 中学生亲身接触文物

“有想看文物的同学来这里,带上手套,轻拿轻放。”工地负责人之一吴伟华在几张桌子后面大声说着。学生们迅速聚拢过来,他们戴上手套,轻轻将一件件陶器、石器捧起,仔细端详,听说这些文物有几千年的历史,不禁发出赞叹。把文物捧起来无限接近地看,和之前参观博物馆的感受完全不同,记者从一张张稚嫩的脸上,看到了一种由衷的喜悦。

 

▲ 高校教师为中学生现场讲解田野考古知识

考古发掘是怎么进行的?学生们围着探方,听工作人员讲解。从地层、灰坑、基槽、红烧土等直观的遗迹,讲到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发掘的顺序。而后工作人员更邀学生下到探方来,在指导下挥动工具,过一把考古发掘的“瘾”。

亲自操作 深刻理解

遗址参观完毕,学生们又来到了位于方城县博物馆的北京联合大学考古文博系的教学科研基地,这里早已安排好三个房间,由北京联合大学历史文博系的师生和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用讲解和实地操作的形式,为学生们演示陶瓷器制作、汉砖纹饰拓印和玉石器制作使用痕迹显微观察。在讲解示范完毕后,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更深刻理解考古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发掘历史 服务地方

在参观考古工地的时候,北京联合大学历史文博系陈悦新教授介绍说,北京联合大学虽然进行大规模田野考古教学实习的时间并不长,但在设立田野考古实习基地之初,公众考古就被定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发现的遗迹遗物,以及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来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民众宣传普及考古知识,让他们珍惜爱护本土本乡的厚重历史文化,是在这片土地上进行发掘的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联大把田野考古实习基地设在社旗县,而把教学科研基地设在方城县,就是想在更大范围内为南阳人民服务,一步步探索一条高校发掘地方历史,服务地方民众的道路。这次南阳市文物局特地组织南阳各县博物馆代表一同观摩活动,也是为了获取有用的经验,为今后的普及宣传活动所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学院副院长张锦秋表示,此次系列活动得到北京联合大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党委书记韩宪洲亲自审阅和修改活动方案,校长李学伟亲自题写活动主题。

的确,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古代遗址被发现和发掘,越来越多的珍贵文物出土并充实博物馆。但我们不能忘记,这些遗址和文物所代表的,正是发掘地悠长而厚重的“乡土文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民众的祖先所创造的,于他们有天然的亲近感。而不可否认的是,地方的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当地民众对本土的历史文化不了解,对来到家乡进行的考古活动感到陌生。高校作为考古发掘的生力军,立足田野进行公众考古活动理所应当。另一方面,高校的年轻学生作为发掘的主体,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在受到扎实的田野训练的同时,也应亲身参与到当地的公众考古活动中,和公众接触交流,使他们对公众考古的意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此次北京联合大学以完全开放的姿态,师生共同努力,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立足乡土,丰富当地民众,特别是贫困家庭青少年及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进行扎扎实实的文化扶贫。这些参加活动的当地学生,不论是听讲座、参观工地、触摸文物、下探方挥动手铲,还是制作陶器和用仪器观察石器,想必都是第一次。这一系列的活动,无疑会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对本土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将使得他们对自己乡土的考古工作更加理解和支持。此次活动的主题“吾乡吾民”,可作一绝好注脚。


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I3NzkzOQ==&mid=2651558309&idx=2&sn=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